在堤防发生管涌或者有漏洞处,用土袋筑成的带有反滤设备的圆形小埝。建好围井后,会在其顶部放引水管,使井内维持一定水位,以降低渗流速度,不致扩大漏洞。
堤防决口时,堵合的救急措施,是一种对水流湍急的易冲刷的部位采取的防冲保护措施,通常用石笼按流线型牢固紧密码放。
临水面截渗:是在临水面用不透水材料如彩条布、黏性土截住渗水入口,减少渗水量。
背水面导渗:是在背水面用透水材料如砂砾石等做反滤层;对散浸范围大的应开导渗沟,避免渗水带走堤坝土。为避免贻误时机,对小型堤坝而言,一般先进行背水面导渗,视情况再进行临水面截渗。
反滤围井:适用于独立管涌的抢护。先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10~20厘米,用土袋错缝围成井状,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(如砂石、梢料等),层厚20~40厘米,并在反滤层顶面设置排水管。
反滤盖压:在背水面大面积出现管涌时,如料源充足,堤内出现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制作反滤盖压,范围要超过渗水范围周边1米。
蓄水反压:当水下出现管涌群且面积较大时,可直接向坑塘内蓄水,减少水头差,制止涌沙现象。
塞堵漏洞:探测到漏洞进口位置时,应优先采用塞堵法。塞堵料物有软楔、草捆、软罩等。塞堵时应快、准、稳,使洞周封严,然后迅速用粘性土修筑前戗加固。
软帘盖堵:知道漏洞进口大致位置且附近堤坡无树木杂物时,可用软帘盖堵。软帘可用复合土工膜或篷布制作。软帘应自临河堤肩顺坡铺放,然后抛压土袋,再填土筑戗。
临河月堤:当临河水深较浅、流速较小、洞口在堤脚附近时,可在洞口外侧用土袋迅速抢筑月形围埝,圈围洞口,同时在围埝内快速抛填粘性土,封堵洞口。
反滤围井(或背河月堤):发现漏洞后,无论进水口是否找到,均应在出水口迅速抢筑反滤围井。滤井内可填砂石或柳秸料。围井内径2~3米,井高约2米。也可抢修背河月堤,形成养水盆或在月堤内加填反滤料。
横缝隔断:沿裂缝开挖沟槽。然后与裂缝垂直方向每隔3~5米再挖沟槽,槽长一般2.5~3米,然后按要求回填,形成梯形横墙,截断裂缝。
开挖回填:适用于经过观察和检查确定已经稳定,缝宽大于3厘米,深度超过1米的非滑坡性纵向裂缝。可以沿裂缝开挖一条沟槽,挖到裂缝以下0.3~0.5米,底宽至少0.5米,两侧边坡可开挖成阶梯状以利稳定。
土工膜盖堵:当河水可能侵入缝内时,可将复合土工膜(一布一膜)在临水坡裂缝处全面铺设,并在其上压盖土袋,使裂缝与水隔离,起到截渗作用。同时,在背水堤坡铺设反滤土工织物,上压土袋,然后再采用横墙隔断法处理。
固脚阻滑:背河滑坡时,将土袋、块石、铅丝笼等重物堆放在滑坡体下部,使其起阻止继续下滑和固脚的双重作用。同时移走滑动面上部和堤顶的重物,并削缓陡坡。
滤水土撑:适用于堤防背水坡范围较大、险情严重、取土困难的滑坡抢护。先在滑坡体上铺一层透水土工织物,然后在其上填筑砂性土,分层轻轻夯实而成土撑。
翻填夯实:凡是条件许可,陷坑内又未伴随渗水、管涌或漏洞等险情的情况下,均可采用此法。具体作法:先将陷坑内的松土翻出,然后分层回填夯实,恢复堤防原貌。
填塞封堵:适用于临水坡水下部位的陷坑。先用土工编织袋、草袋或麻袋装粘性土料,直接向水下填塞陷坑,填满后再抛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。要求封堵严密,避免从陷坑处形成漏洞。
护坡固脚防冲:适用于水深溜急、坍塌长度较短的险情。对冲刷堤段堤坡先进行清理,再抛投土袋、石块、柳石枕等防冲物体。抛投从坍塌严重部位开始,依次向两边展开,直到抛至稳定坡度为止。
沉柳缓流防冲:适用于水深溜缓的险情。采用枝叶茂密的柳树头,捆扎大块石等重物,顺堤从下游向上游,依次抛沉。水浅溜缓时可改为土工织物上压土袋或挂柳防冲等措施。
土工织物防浪:此法防浪效果好,宜优先选用。将编织布铺放在堤坡上,顶部用木桩固定并高出洪水位1.5~2米。另外用铅丝或绳一端固定在木桩上,一端拴石或土袋坠压于水下,以防漂浮。
土袋防浪:此法适用于风浪破坏已经发生的堤段,用编织袋、麻袋装土(或砂或碎石或砖等),叠放在迎水堤坡。土袋应排挤紧密,上下错缝。
挂柳防浪:在堤顶打木桩,桩距2~3米,用双股10~12号铅丝或绳将枝长1米以上,枝径0.1米左右的枝头(或将几棵枝头捆扎使用)系在木桩上,在树杈处捆扎砂(石)袋,使树梢沉入水下,以削减风浪。
土袋子埝:土袋子埝施工快,应优先选用。一般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七八成满,分层交错迭垒,并踩实严密,在袋后填土帮戗防渗。或全部用土袋筑埝,但要加裹土工膜防渗。
土工织物子埝:适用于土料充足、运输有保障的情况。先在距临水堤肩0.5~1米处抢筑土埝,然后用彩条布或土工膜将其包盖,用签桩石坠固定,以防渗抗冲。
参考资料 :《防汛抢险技术画册》《堤防防汛抢险手册》。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