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有关环境治理的政策出台了很多,对于农村地区而言,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垃圾车和清理工,有的地区也开始征收垃圾治理费。然而除了生活垃圾以外,农村的粪污治理要相对难很多。
近期,就有农民将自己挖“渗水井”(污水井)的视频发到了网上,对此迎来了部分人的批评,认为农民自己挖的“渗水井”,如同旱厕一样,非常易污染土壤和水源,觉得这种方法并不环保。
其实,农村的“渗水井”,和农村的旱厕一样,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然而,“传统观念”与“专家观念”之间的碰撞,却让其与环保进行了挂钩。虽然对农村粪污进行“卫生化”治理,是一个正确的决定,但改造费用的高低和最终效果的好坏,影响的则是每一个农民家庭的生活。
按照以前农民的生活模式,是将猪圈和厕所相连接,最后将发酵后的粪便撒回田地,以此来滋养庄稼。可是,进入田地的粪便,被专家贴上“有机肥”的美称,而进入“渗水井”的生活垃圾污水,却被专家戴上了破坏环境的“帽子”,这难免就有“双标”的嫌疑。更何况,土壤本身就是很好的“过滤棉”,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,丝毫不比污水处理厂差。
与此同时,农村的“渗水井”和旱厕一样,确实存在一定的缺点,比如在夏季容易滋生更多的蚊虫,并散发出刺鼻的味道。然而,农村不比城市,并不具备完善的下水道系统,没办法实现粪污的“集中化”处理。联系到现实,正是由于农村没有下水道,才使得前段时间的“厕改”,并未达到理想效果,反而因高频率的抽粪,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开支。
总的来说,正是由于沿用了很久的农村“渗水井”,在本质上,与有机肥的使用并无差别,没有必要在环保问题上,进行“双标”对待。同时,包括“厕改”在内的农村粪污治理,达到理想效果的重点是完善农村的下水道系统,并安置对应的粪污处理设备,否则很容易浪费财政支出,并增加农民生活开支。对此很多农民表示,核心问题得解决才行。
近期,国家发布了《关于快速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在这一环保新规中,有很多实质性措施。
在上述《指导意见》中,国家明确说,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/日,并逐步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。从这一措施中能够准确的看出,生活粪污的集中化处理,将会通过相关设施的健全,升级到一个全新的水平。值得一提的是,相关的管网建设将延续至建制镇,而按照这一个进程来看,未来农村实现下水道排污,需要等待的时间不会太多。
除此以外,在上述《指导意见》中,国家明确说,通过积极营造、规范、开放市场环境,提升粪污处理的市场化水平,并健全价格收费制度、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。从这一措施中能够准确的看出,第三方市场主体的加入,非常有可能会加速实现农村的排污“管网化”建设。而在收费问题上,财税金融的支持和收费标准的管控,也会让农民的经济开支,不至于太多。
据相关法律规定,我国已经明令禁止向农用地排放超标污水、污泥。因此,农民可以对私自向农用地排污的个人或公司进行举报。另外,“旱厕改冲水马桶”的政策并非强制,如果农民自己觉得不实用,完全有权利拒绝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中国公安最后通牒!STFIL投资者须持“有效身份证”到案说明 核心加密团队4月被带走拘留
欧洲杯-哈弗茨中框菲尔克鲁格绝平 德国1-1瑞士第1出线绝平自讨苦吃!坑惨西班牙,葡萄牙受影响,英格兰笑翻了
与中坚力量共成长,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